其实,英国大学的申诉政策大同小异。不管用什么个人理由去解释挂科,申诉最关键的一点是:你得说清楚——为什么当初没有按时递交 EC/ GC(Good Cause)申请。
有些中介会建议学生提供“考试期间生病”的证据。但这只能说明你当时状态不好,并不能解释:早有问题为什么没有提前申请 EC/GC?
尤其是下面这几个“经典”理由,基本上都会被拒:
❌ “我不知道 EC/GC 流程。”
(这是个人责任,政策都是公开透明的)
❌ “我 depression / 压力太大,所以没递交。”
❌ late notice的解释是“家庭隐私/文化差异/宗教信仰等原因。”
——
如果二申材料充分,校级appeal部门会要求faculty appeal复审,这时只需要等faculty给你发revised local stage appeal outcome(意味着申诉成功)。
校级appeal部门没让faculty复审,,那大概率又会被拒。这时建议尽快补充更有力的材料,抓住最后的机会。
——
像这位同学的情况并不少见:已经在本科投入了大量时间和学费,不愿轻易转学重读大二,更不想没毕业就回国。
如果二申也失败了,还有哪些补救路径?
1️⃣ 再次申诉(进入OIA程序)
—— 难度较高,成功率低。
2️⃣ 转学
—— 通常需要重读一年甚至更久。比如大二重修挂科,可能要再读一次大二,本科至少花费5年时间。
3️⃣ 读Top-up课程
—— 用一年时间补完本科最后阶段,然后申请硕士。
4️⃣ 跨本申硕
—— 本科读了很久实在无法毕业,不想继续耗在本科,也可以考虑直接申请授课型硕士。用一年时间拿到硕士学位,回国同样可做学历认证,尤其适合希望尽快拿到学历、步入职场的同学。
——
有疑问,欢迎随时咨询,我们会尽力帮你梳理最优解。